您好,欢迎光临魏县回隆广告网/魏县乡镇广告网/魏县广告网!
客服中心
广告客服:
回隆周边部分村庄来历(魏县地名志)
2012-2-5 18:06:47

来自回隆吧,作者回隆吧主青杨

是从魏县地名志上抄的。
魏县地名志上记载的可作为参考,不一定十分准确。
感觉编者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。

保定庄:位于仓口西6里地,明初,刘姓几人从保定迁居于此,为纪念原籍,取名保定庄。

步村:回隆东3里地,明初,步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,以其姓氏取名步村、

车往:唐末战乱,这一带设营盘多处,此营居中,车辆往来频繁,故取名车往。
(清雍正魏县志记载,当时,山西潞州卫在魏县屯营五处,刘家庄营,蒲谭营,仓口营,郝村营,车往营,均为山西管辖区)

大仓口,东仓口:两仓口原系一村,名仓口。因隋末此地是一个兵家粮仓的门口而得名。
明代,村内一苗氏到东南地看守坟墓,定居立村,取名小仓口。原村被称为大仓口,小仓口后改名东仓口。

刘庄营:回隆北5里地。该村最早有刘姓迁居于此,取名刘家庄。清雍正魏县志记载,当时山西潞州卫在此屯营,得名刘家庄营,后成为刘庄营。

冯庄:回隆北3里地。明初,冯氏奉召迁地立庄,以其姓氏取名冯庄、

西张庄:回隆东北5里。明初刘氏从山西洪洞迁此立庄,取名刘小庄。后刘姓绝,张姓发展成大户,清初更名张庄,后来由于有重名,1982年魏县批准改名西张庄。

韩小汪,梁小汪,崔小汪:明初,韩、梁、崔三姓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分别立村,因此地地势低洼,常有水汪,便以姓氏、地形取名韩小汪,梁小汪,崔小汪。

六上:该村建于明初,因地势低洼,遇涝“水溜”很大,故以地形命名“溜儿村”,后演变为六上村。

前朋固,后朋固:两村原为一村,明初,张,燕,郑,王四姓从山西洪洞迁此立村,按姓氏分为四道街,该村因抬轿吃了苦头,将轿固定,表示永不再抬,取此意为村名“蓬固”,后演变为朋固,清末,该村一部分人迁村东南定居,取名小朋固,原村更名大朋固,1960年按方位改为前后朋固。

华营:碑文记载,明初,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,因此地曾是兵营,以其姓氏取名华营。

李大汪,常大汪,孔大汪:明初,李,常,孔,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分别立村,当时,因地势低洼,沥涝季节,汪洋一片,称“大汪”以姓氏,地名取名李,常,孔大汪。

赵村,明初赵氏奉召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,以姓氏取名赵村。

 

南栗庄:回隆南3里地。明初,栗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,因位于回隆之南,取名南栗庄。


 

南营:本村地处回隆南门外,该村原名“校尉营”,因地处回隆南门外,以方位改称南营。


 

小任庄:回隆东南3里。
清道光年间,任姓从河南内黄县大任庄迁此定居,为纪念,区别原籍,取名小任庄。

前洹桥、后洹桥:
北宋有南洹桥、北洹桥。元代为元桥。明正德年为洹桥社。清乾隆年为袁桥,咸丰年至今为前洹桥,后洹桥。
据传,洹河曾流经此地,居民在此地建桥。在洹河附近建立的村落得名洹桥。后人口发展,村分为二:在南者为前洹桥,在北者为后洹桥。此二村原属安阳县辖,1947年5月属新设之漳南县辖,1949年10月划入临漳县。
砖寨营:
《临漳县志》记载,清代县内有“九营”,其中有砖寨营。因寨墙是用砖垒的,故得名砖寨营。清《乾隆彰德府志》记载为砖寨营。村名沿用至今。

老庄:
据《李氏家谱》记载,明初李姓迁此定居建立村寨,村名李家寨。到了清代,漳河逐渐流此,不断泛滥成灾,居民大部外迁,留下在此居住的将村名改为老庄。清乾隆年为老庄,村名沿用至今。

张柳:
明初,张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,周围柳树较多,取村名张家柳村,后简化为张柳。清光绪年为张家柳村。村名沿用至今。


东风柳( 蜡柳村):
明初,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,在柳树茂密的 蜡庙旁定居。取名 蜡柳村。1966年改为东风柳。
 

北章:
清乾隆年间,漳河流经于此。居民在漳河故道内建立村落,取名漳里村。清《乾隆彰德府志》记载为漳里村。因在回隆集之北,1949年改为北章。

向阳村(关王庙):
此地原有一座关王庙。明初,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,在关王庙旁定居,取村名关王庙。清《乾隆彰德府志》记载为关王庙。1964年改为向阳村。

朝阳村(龙王庙):
此地原有一座龙王庙。明初,从山西洪洞迁民到此,在龙王庙旁定居,取村名龙王庙。1964年改为朝阳村。

朴庄(破庄):
清《乾隆彰德府志》记载,此村原名破家庄,后演变为朴庄。

李全庄:
明初,李姓全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,取村名李全庄。
回隆俗称西李庄,因在回隆之西。

乔庄:
据《乔松升家谱》记载,明初,乔姓从山西洪洞迁到洹桥村东南定居。明崇祯年因受水患,又迁居此地建立村落,取名乔家庄,简称乔庄。

沙庄:
据查,最初郭、马、李三姓到此居住,取名郭马李家庄。后梁姓、宋姓迁居此村。为保留原意,改名仨庄,后演变为沙庄。清咸丰年至今为沙庄。

金庄:
明初,金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,取名金家庄,后简化为金庄。